銀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銀川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銀川市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 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業農村局:
現將《銀川市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方案》予以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遵照執行。
銀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銀川市農業農村局
2023年7月20日
銀川市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方案
為切實推動我市鄉村人才振興,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根據自治區人社廳、農業農村廳《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試點指導意見》(寧人社發〔2021〕115號)精神,結合銀川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評審原則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區市黨委、政府關于鄉村人才振興的部署要求,堅持服務發展、激勵創新,堅持遵循規律、科學評價,堅持以用為本,創新機制,建立符合高素質農民特點的職稱評價標準和評定辦法,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激發高素質農民創新創業活力,發揮高素質農民產業發展、示范引領帶動能力,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二)評審原則
1.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2.堅持業績導向,重實效、重效益、重貢獻的原則。
3.堅持服務鄉村產業、服務鄉村振興的原則,以申報人員所從事產業規模、示范帶動、服務能力、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作為主要評價依據。
4.堅持以用為本,動態管理的原則。
二、評審范圍和對象
凡在銀川市所屬縣(市)區范圍內,主要以農業生產經營為職業,在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及農業社會化組織中從事農業專業技術工作且具有相應專業技能的骨干人員。
三、職稱類別和專業設置
高素質農民職稱分為初、中、副高三個級別,對應名稱為:農民助理農藝師(初級)、農民農藝師(中級)、農民高級農藝師(副高級)。
專業包括:農作物(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林果類)種植、動物(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業社會化服務、特色農業產業等。
四、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
1.熱愛農村、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聲譽,不得有破壞生態環境、生產和質量安全事故等違法違紀行為。
2.必須掌握一定的現代農業技術,從事或指導生產經營達到一定規模和效益,能帶領一定數量的農戶增產增收。
3.年齡原則上在60歲以內。
(二)專業能力和業績成果條件
1.申報農民助理農藝師的人員,一般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參加農業相關業務學習培訓5天以上并取得相應證書,從事相應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3年以上,在農業技術推廣應用中,能傳授農業科技知識和技藝,進行一般的技術指導和技術咨詢服務工作。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農作物種植類。糧食、油料、蔬菜、瓜果等作物種植面積300畝以上,或設施種植面積20畝以上;食用菌、藥材等固定種植面積20畝以上,或年產量20噸以上,或年產值20萬元以上。
(2)經濟林果類。苗圃面積20畝以上,葡萄、枸杞、蘋果、桃、梨等經濟果基地種植面積50畝以上。
(3)畜禽養殖類。養殖場(區)須飼養檔案、免疫檔案齊全,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按標準配套糞污處理設施,且達到以下規模:奶牛、肉牛年飼養量50頭以上,肉羊、生豬年飼養量300頭以上,家禽年飼養量2000只以上,兔年飼養量1000只以上。
(4)水產養殖類。池塘養殖面積100畝以上或工廠化養殖面積10畝以上。
(5)農產品加工類。開展農產品保鮮、儲藏、初加工和營銷,年加工產值100萬元以上,能帶動10個以上的農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
(6)農業社會化服務類。創辦或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成員在20戶以上,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1項以上,能為20戶以上農戶提供生產資料、農機作業、植保、收購銷售等方面的服務。
2.申報農民農藝師的人員,一般應具有高中或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或參加農業相關業務學習培訓10天以上并取得相應證書,從事相應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5年以上,在農業技術推廣應用中,組織或參與過農業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和服務,解決技術難題。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農作物種植類。糧食、油料、蔬菜、瓜果等作物種植面積500畝以上,或設施種植面積50畝以上;食用菌、藥材等固定種植面積30畝以上,或年產量30噸以上,或年產值30萬元以上。
(2)經濟林果類。苗圃面積50畝以上,葡萄、枸杞、蘋果、桃、梨等經果林基地種植面積100畝以上。
(3)畜禽養殖類。養殖場(區)須飼養檔案、免疫檔案齊全,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按標準配套糞污處理設施,且達到以下規模:奶牛、肉牛年飼養量100頭以上,肉羊、生豬年飼養量500頭以上,家禽年飼養量5000只以上,兔年飼養量1500只以上。
(4)水產養殖類。池塘養殖面積200畝或工廠化養殖面積20畝以上。
(5)農產品加工類。開展農產品保鮮、儲藏、初加工和營銷,年加工產值200萬元以上,能帶動20個以上的農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
(6)農業社會化服務類。創辦或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成員在30戶以上,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2項以上,能為30戶以上農戶提供生產資料、農機作業、植保、收購銷售等方面的服務。
取得高級職業農民資格和相應職業技師資格的農村實用人才,或受到縣級及以上勞動模范、勞動獎章(獎狀)和與農業農村密切相關的表彰獎勵的人員,可不受學歷資歷等條件限制申報評審農民農藝師。
3.申報農民高級農藝師的人員,一般應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或參加農業相關業務學習培訓10天以上并取得相應證書,從事相應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7年以上,或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從事相應農業生產經營或服務5年以上,能夠運用先進農業技術,在較大范圍內進行試驗、示范和推廣,在指導和培訓農村實用人才方面做出較大成績,能夠解決農業農村較為復雜的實際問題。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農作物種植類。糧食、油料、蔬菜、瓜果等作物種植面積1000畝以上,或設施種植面積100畝以上;食用菌、藥材等固定種植面積50畝以上,或年產量50噸以上,或年產值50萬元以上。
(2)經濟林果類。苗圃面積100畝以上,葡萄、枸杞、蘋果、桃、梨等經果林基地種植面積200畝以上。
(3)畜禽養殖類。養殖場(區)須飼養檔案、免疫檔案齊全,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按標準配套糞污處理設施,且達到以下規模:奶牛、肉牛年飼養量200頭以上,肉羊、生豬年飼養量1000頭以上,家禽年飼養量10000只以上,兔年飼養量2000只以上。
(4)水產養殖類。池塘養殖面積300畝或工廠化養殖面積50畝以上。
(5)農產品加工類。開展農產品保鮮、儲藏、初加工和營銷,年加工產值400萬元以上,能帶動40個以上的農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
(6)農業社會化服務類。創辦或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成員在50戶以上,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3項以上,能為50戶以上農戶提供生產資料、農機作業、植保、收購銷售等方面的服務。
入選地市級及以上重點人才工程、“十佳農民”、致富帶頭人、勞動模范、創業創新人才、鄉土拔尖人才和受到地市級及以上表彰獎勵的人員,可不受學歷資歷等條件限制申報評審農民高級農藝師。
五、評審程序及實施步驟
(一)組建專家庫。建立銀川市高素質農民職稱資格評定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庫成員人數為25人,由熟悉農業農村領域工作,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的中級及以上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每年從專家庫隨機抽取專家組成年度評審委員會,負責當年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定工作。
(二)申報推薦。符合條件的人員在“寧夏人事人才管理信息系統——職稱評審(http://222.75.70.73:8001/zcps/)--2023年銀川市農業系列(高素質農民)副高級、中級、初級評審活動進行網上申報,申報人員登錄職稱評審系統參照操作說明和教學視頻完成網上職稱申報,填報《銀川市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登記表》,并提供基本條件和能力、業績、成果、貢獻等證明材料??h(市)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聯合審核申報人員提供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對申報人員的道德品行、能力和業績進行綜合評價,并分別向同級發改、應急、環保等部門征求申報人誠信、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意見,擇優提出推薦人選,推薦人選經統一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個工作日)無異議后,由縣(市)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分別填寫推薦意見并蓋章,8月20日前報市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
(三)評審評定。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以評審委員會評審為主體,中、高級職稱采取業績認定、專業技術答辯和綜合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必要時可進行實地考察。評委會按照資格評審條件,堅持業績能力導向,將申報人員的工作實績、技術水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濟社會效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實績作為主要評價依據,突出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示范帶動能力,切實提高評審結果的科學性和公信力。
(四)頒發證書。經評審取得高素質農民職稱的人員,由銀川市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上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農業農村廳備案,評定結果由銀川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文公布,并通過寧夏職稱評審信息系統發放《寧夏高素質農民職稱證書》(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制發)和電子職稱證書。
六、政策保障
(一)取得職稱的高素質農民可享受以下優惠政策:
1.由縣(市)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建立檔案,優先納入區域人才選拔、基層干部培養計劃;
2.優先承擔農業科技試驗、示范、推廣任務,與業務部門或科研機構簽訂科技項目合同及技術合作協議,優先推薦到異地傳授技術,開展有償服務活動;
3.優先以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技術入股等方式,參與農業科技開發、推廣和農業生產,并獲得物資、資金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4.優先參加鄉村振興類繼續教育專項培訓或全區高素質農民領軍人才高端培訓;
5.優先選為農業培訓教育基地輔導員、科研示范基地田間試驗員,優先作為鄉土專家參與“特聘農技員”計劃等;
6.優先享受國家規定的信貸、稅收、金融擔保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二)取得職稱的高素質農民應承擔以下義務:
1.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發揮骨干和示范引領作用;
2.帶頭應用先進科學技術,主動承擔業務主管部門的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和推廣任務;
3.積極參與組織農業技術培訓項目,在鄉村振興繼續教育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推動農業技術普及應用,促進農業農村發展;
4.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科學使用農業投入品。
不履行以上義務的,不得申報晉升高一級高素質農民職稱。
七、有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市)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和相關部門要做好調查摸底、宣傳動員、申報指導、審核推薦等工作,確保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工作順利推進。
(二)廣泛宣傳動員。充分利用新聞網站、微信微博、移動客戶端、新聞媒體等平臺廣泛宣傳高素質農民職稱評審有關政策規定,不斷提高公眾知曉率,確保社會和廣大農民技術人員熟悉了解農民職稱評審的條件、程序、要求和優惠政策,切實提高農民參加評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嚴格監督指導。嚴格執行農民職稱評審工作程序和各項規定,推行陽光評審,加強全程監督指導,嚴肅評審紀律,堅持政策公開、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對農民職稱評審中營私舞弊、弄虛作假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咨詢電話:0951-6888992。
如果有朋友想要了解關于職稱論文怎么發表?如何投稿?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編為您解答。